近年来,波塘镇六肥村以生态宜居为目标,多措并举,全力整治人居环境,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,把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绿色福祉。
走进六肥村,一股清新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,放眼望去,村道开阔整洁,道路两旁的鸡冠花、大红花竞相开放,廉池里鱼儿欢快地游动着,四处皆是茂密丛林,绿水青山环绕其中。
记者 梁冬宇:“走进乡村看小康。近年来,波塘镇六肥村在乡村治理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,乡村环境大为改观,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,带动了村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,由原来的脱贫村逐步发展成为小康村,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镜头来看看吧”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波塘镇六肥村突出绿色发展理念,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,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旅游村,于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,2019年底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为首批国家森林乡村,六肥村党支部更是连续四年被评为自治区农村基层五星级党组织。
村民 苏良标:“现在村里变化可大了,路灯又装好了,道路又修好了,环境越来越漂亮,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。”
由于水资源十分丰富,六肥村利用泉水鱼为卖点,长期发展养殖生态泉水鱼产业。村委联合合作社将流淌的山泉小溪引入事先建造好的小型池塘,通过小型池塘相互连接,保持水的流动性,使氧含量大增,使得养鱼的密度比平常的池塘高七八倍。山泉水养鱼的生长速度非常快,通过喂养野草等有机饲料繁育鱼苗,泉水鱼的肉质更为鲜嫩,价格也比普通鱼类要高,带动了村民们走出一条生态致富路。
波塘镇六肥村第一书记 陈湘州:“我们六肥村森林覆盖率高,青山绿水,鸟语花香,所以我们在生态产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”
山清水秀是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,六肥村找准定位,以“合作社+党支部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大力发展观光型蔬果种植。目前大棚种植面积达100多亩,发展种植“黄金蜜露”甜瓜、草莓等特色水果,现在种植的是第三季产品草莓,采摘期可从一月持续到三月份,产量可达四千余斤。同时,种植基地为村里提供十多个劳动岗位,每人人均增收1500元。
波塘镇六肥村第一书记 陈湘州:“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,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动村民,利用六肥村良好的自然资源,发展特色种养殖业,打造生态特色乡村,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。”
下一步,六肥村还将持续推出生态种植基地观光采摘体验,不断引入蔬果新品种,提高种植技术,实现一年四季都有果,并宣传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旅游,提高乡村旅游和种植基地的知名度,推动本村特色产业的发展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的收入。
记者:宣义龙 梁冬宇 实习生:罗雄峰
编辑:刘长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