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民以食为天,农贸市场便成为了很多人每天必去的地方,作为广大群众“菜篮子”供应的重要场所,它的“颜值”和功能将直接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。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水汶镇积极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,规范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,为广大群众提供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。
近日,记者在水汶镇农贸市场看到,整齐有序的摊位、干净整洁的地面,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人眼前一亮,市场内还不时传出阵阵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。昔日旧市场拥挤的摊档、湿漉漉的地面,买菜时“步步惊心”的景象如今得到了彻底改善。
水汶镇群众 梁女士:“到了新改造的市场,买东西也方便多了,什么都可以买到,对街道好,对群众也好。”
据了解,1997年投入使用的旧农贸市场是镇区及周边村落农贸商品经销配送中心。改造升级前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,地面、排水设施十分破旧、功能分区混乱、市场管理不到位、环境卫生“脏、乱、差”等现象日益突出。
为全面提升农贸市场整体形象,水汶镇于2020年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,建设两层框架混凝土结构楼房和市场入口左侧平房,改造后的使用面积由原来的14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约2000平方米,规划经营摊位60多个,新添了风扇、电灯、水龙头等设备。
与此同时,水汶镇还对农贸市场、车站、街道等重点路段的乱搭乱建、乱摆乱放、占道经营、违法停放车辆等行为进行常态化、规范化整治,并对街道划分功能分区、责任路段,明确任务、齐抓共管,全面提高镇区整体形象,以实际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水汶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 李泳妍:“针对水汶镇区管理不够规范,存在占道经营、乱摆乱卖等问题,我们通过整合市委组织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,与市场服务中心结盟,升级改造了镇农贸市场,并聘请华城安全服务有限公司协助管理。现在,市场规范有序,镇区‘六乱’现象得到有效治理。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‘我为民办实事’实践活动中受益群众最多、满意度最高的一件事。”
小市场”关乎“大民生”。农贸市场是一个地方最接地气、最聚人气、最有烟火味的地方,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文明形象地展示窗口,将其改好、改到位,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,也顺应了人民群众生活的进步。水汶镇通过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,对街道进行规范化管理,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,实现侨乡“颜值”“内涵”双提升。
记者 林观石 见习生潘亮伊 报道
编辑:罗仙仙